——我區部分小學校長參加 2019 廣州“智慧教育”學術研討會
暨東風東路小學“東風論壇”活動
最美羊城三月天,繁花似錦春滿園。為推動我區智慧教育的實施,提升校長學校治理能力,推進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的創建,並充分利用省級優質資源。2019 年 3月28-29日,高明區教育科研培訓中心副主任、廣東省中小學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趙文林帶領我區創建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的 6 位小學校長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 2019 廣州“智慧教育”學術研討會暨東風東路小學“東風論壇”活動。
本次活動由中國教育學會《未來教育家》編輯部、廣州市教育局、越秀區教育局主辦,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和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共同承辦,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協辦。參加會議的有中國教育學領導、全國知名教育專家教授、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國培計劃”名校長領航班校長、全國“未來學校聯盟”的校長名師、港澳兩地的教育同仁,以及 600 多位全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這是一場齊聚國內教育名家精英思考未來教育的盛會。
本次活動主要內容是聽取主旨報告和深入到各個學科的工作坊聽課。通過聽取主旨報告,校長們迫切地感受到:未來已來,將至已至!智慧教育將取代傳統教育,開啟教育新時代新征程;學校麵臨變革的曆史性時刻,新興信息技術對教育變革的衝擊,多元文化的劇烈碰撞,都給學校教育帶來巨大的挑戰;我們應該做好多項準備,迎接AI+時代的來臨……
通過深入到各個學科的工作坊聽課,校長們看到人工智能帶給課堂的改變:在相同時間等量,孩子們通過自主學習,在課堂上獲取大量信息,大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同時深刻領會到“人工智能”是為人所服務,不應該成為我們課堂教學的束縛或者成為牽著我們課堂教學走的“牛鼻子”。
人,是全部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正如國家督學、北京正澤學校校長李烈所言:AI+時代來臨,校長如何在人工智能與傳統教學中做到“執中”,如何在浮躁的俗世裏安靜的做好教育,從而做到“清正”,的確值得我們每一位校長回去好好深思,而後行……